欢迎您 访客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池田菊苗

池田菊苗(1864年10月8日-1936年5月3日),日本化学家。出生地为京都,是父亲池田春苗的次子,幼名完二郎。1896年(明治29年)为帝国大学理科大学(现今的东京大学理学部)助教授。1899年(明治32年)7月,在德意志莱比锡大学奥斯特瓦尔德教授的研究所进修了一年半的时间。归国后,被任命为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大学教授。1913年任日本化学会会长。1917年(大正6年),参与了财团法人理化学研究所的创立并担任社化学部长。1936年(昭和11年),突发肠梗阻不幸去世,葬于杂司之谷(又名杂司谷)陵园。

味精的发现  1908年的一天,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池田菊苗教授和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正津津有味地吃晚饭。吃着吃着,池田菊苗突然停住了。他的目光落在黄瓜汤上,汤的味道格外鲜美,这是什么物质产生的呢?他问妻子,妻子也说不清楚。池田菊苗用汤匙在汤里搅了几下,发现这碗汤与往日的不同之处在于里面多放了一些海带。“这海带里面一定有奥妙!”池田菊苗自言自语。从那天起,他就仔细地研究起海带的化学成分来。经过半年的时间,他终于从海带中提取出一种叫谷氨酸钠(MSG)的物质,将它放进菜肴里,能够使鲜味大大提高,他发现了海带的鲜味源自于谷氨酸钠。池田菊苗把这种物质定名为“味精”。后来,他还发明了用小麦和脱脂大豆做原料提取味精的专利方法,成立“味之素”,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使味精的生产及烹调应用在全世界迅速普及开来。

池田菊苗教授将谷氨酸钠化学物质与食品中的鲜味关联起来是对调味品增味剂的一大贡献,真正的味精之父。虽然有的人也尝过谷氨酸,却没有去尝一尝谷氨酸盐,人们往往距离成功也就是一个离子的直径。

味精的安全性  谷氨酸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只是含量多少的差异。有的人出于个人的喜好,不喜欢食用添加味精烹饪的菜肴,还有些媒体对味精做了一些负面的报道。但是,只要正常合理使用、食用,科学数据和实践表明味精对人体安全,给食品增加了鲜味,刺激了味蕾,提高了食欲。查询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在线版(2024),对增味剂L-谷氨酸一钠(MSG),只要按照良好生产规范(GMP)加工食品,未规定最大使用量。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将增味剂谷氨酸钠列入“表A. 1  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 ,未规定限量,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025-05-142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