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访客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编 码 The codingZJJ-2008-0001
国际通用名称或俗名 ISO common namesacibenzolar-S-methyl(D)
中文建议名称 Proposed Chinese names活化酯
俄文名称 Русское имяацибензолар-С-метил
法文名称 Nom françaisacibenzolar-S-méthyle (n.m.)
葡萄牙文名称 Nome em portuguesacibenzolar-S-metílico
其他名称 Other names苯丙噻重氮。Actigard;Actigard AM 87;ASM;BTH;Bendicar;Benzothiadiazole;Bion;Bion 49;CGA 245704.
中文化学名称 Chinese chemical names1,2,3-苯并噻二唑-7-硫代甲酸S-甲酯
英文化学名称 Chemical names(IUPAC or CAS)S-Methyl 1,2,3-benzothiadiazole-7-carbothioate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符 (InChi) V. 1.06InChI=1S/C8H6N2OS2/c1-12-8(11)5-3-2-4-6-7(5)13-10-9-6/h2-4H,1H3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搜索码 (InChi Key) V. 1.06UELITFHSCLAHKR-UHFFFAOYSA-N
二维化学结构式 2D Chemical structure
三维化学结构示意或晶体结构或图像 3D Chemical structure or crystal structure or the image
分子式或实验式 FormulC8 H6 N2 O S2
相对分子质量 RMM210.276
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Exact mass209.992157
元素分析 Elemental analysis(计算值 Calcd.,%)C, 45.70; H, 2.88; N, 13.32; O, 7.61; S, 30.49
化学结构类别(基团)或来源 Chemical classes(Groups) or source苯并噻二唑、硫代羧酸酯
化学文摘社登录号 CAS registry number135158-54-2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编号 ECHA number420-050-0
食品法典委员会农药编码 CODEX pesticide code numbers288
中国海关商品编码 Chinese Customs commodity code numbers(2022)2934999010
理化性质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原药外观米色细粉带有焦味。熔点 132.9 ℃,沸点 约267 ℃,蒸气压 4.6×10-1 mPa (25 ℃),亨利常数 1.3×10-2 Pa · m3 /mol (计算值),辛醇/水分配系数 Kow logP 3.1(25 ℃),相对密度 1.54 (22 ℃)。溶解度:水 7.7 mg/L (pH 7.5~7.9,25 ℃);己烷 1.3、甲醇 4.2、乙酸乙酯 25、丙酮 28、 甲苯 36、二氯甲烷 160 g/L (25 ℃)。水解半衰期 (20 ℃):3.8年 (pH 5)、23周(pH 7)、19.4小时(pH 9)。
原药和制剂 Technical and Preparations原药:97 %(甲苯最大含量5 g/kg)。
常用制剂:500 g/L水分散粒剂。
用 途 Use type植物激活剂、杀菌剂
主要防治对象和施用方法 Main targets and applications防治梨火疫病(制剂200 g /hm2)、烟草霜霉病和 番茄细菌性疮痂病(制剂50 g /hm2)叶面喷雾。激活植物防御机制存在迟滞期,因此需要提前施药。
作用机理 Mode of action寄主植物防御诱导(FRAC 2024),与水杨酸信号分子相关。
抗药性 Resistance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 FRAC P 01,苯并噻二唑组(BTH)。抗药性未知。
毒性分级(类)与解毒剂 Toxicity and antidotes中国农药毒性分级:微毒。
危害象形图 Hazard pictogram
毒理和归宿 Toxicology and Fate急性毒性: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 >5 000 mg/kg。大鼠经皮LD50 >2 000 mg/kg。对兔眼睛、皮肤没有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有致敏性。大鼠 吸入LC50  (4 h) >5 000 mg/L (空气)。
慢性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饲喂试验2年大鼠 8.5、1.5年,小鼠 11、1年,狗   5 mg/(kg · d)。无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性,对繁殖无影响。。
生态毒性:绿头野鸭和山齿鹑急性经口LD50 (14 d)>2 000 mg/kg。山齿鹑和绿头野鸭饲喂LC50 (8 d)>5 000 mg/kg。鱼LC50 (96 h):虹鳟 0.9、蓝鳃翻车鱼 1.6、羊头原鲷 1.7 mg/L。水蚤LC50 (48 h):2.4 mg/L。近具刺链带藻的生物质有效中浓度EbC50(72 h)1.7 mg/L。糠虾LC50 (96 h) 0.88 mg/L。蜜蜂LD50(48 h)  急性经口 128.3 μg/只、接触 100 μg/只。赤子爱胜蚓急性LC50(14 d) >1 000 mg/kg(干土)。对捕食性虫和螨、地生甲虫和寄生蜂无害。300 g/hm2剂量使用时对土壤呼吸作用无害。
归宿:动物经口摄入后快速吸收,几乎全部分布在尿液和粪便中。代谢途径(第一阶段反应)与在植物体内相同。未发现母体及代谢物的积累。植物体内主要通过硫代酯的水解,然后与是羧酸与趟配合,或者苯环的氧化,然后与糖配合的途径代谢。土壤中半衰期20 d,代谢物全部降解及矿化。可被土壤强烈吸附,迁移性低,土壤吸附系数Koc 1 600 mL/g。在水中半衰期<1 d。
沿 革 History在开发磺酰脲除草剂时发现的,1995年有W. Ruess等报道。1996年由汽巴公司在德国和瑞士上市。
出版(发布)机构与版本 Published agencies and versions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1750: 2023-03 (数据集) 批准。原载于ISO 1750-1981 派生名称
登记状态(注意时效性) Status中国未登记。美国登记。欧盟批准
备注 Remarks2019年8月14日第2次修订

返回顶部